第(3/3)页 “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晋阳王氏欲起兵谋反,诛其主脉男丁,仍有支脉族人计一百五十余万人,抄没田亩一百二十万顷,府宅十五万处,奴仆、佃户几三、四百万。” “由东厂并地方刺史府共同核准,释放奴仆、佃户,将田亩一并分发予他们及无主地百姓。” “嘶!!!” 群臣听到这个数字,无不为之咂舌。 一百二十万顷田地,那可是一亿两千万亩,整个大唐如今还不到六百万顷,五分之一呀。 这还只是四家士族,这要是关陇八大家全都抄没了,该有多少财富? ‘蛀虫!’ 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眼中满是冷厉之色,四家士族藏匿起来的人口多达四百万,全天下的士族藏匿了多少人口显而易见,贞观十三年统计的300万户,1200万人,最起码要翻三倍。 “臣请陛下示下,对四族该作何处置?” 接着,岑文本说道。 “还有两家呢?” 然而,李承乾并未直接回答,询问起了京兆韦氏、丹阳萧氏的情况。 “回陛下。” 中书令岑文本补充道:“京兆韦氏、丹阳萧氏尽皆束手就擒,约三十万余人。” “抄没田亩三十万顷,府宅三万余处,奴仆、佃户百五十万。” ‘.’ 群臣嘴角微微一抽搐。 京兆韦氏大本营就在关中,他们升不起反抗之意,情有可原。 丹阳萧氏远在江南,这就束手待毙了?难怪昔日衣冠东渡,原是骨头都被打断了,到现在还没痊愈。 “嗯。” 微微颌首,李承乾心中有数,吩咐道:“户部尚书何在?” “陛下!” 户部尚书虞昶不假思索的出身待命。 “国库不丰,朕决议将此次抄没罪族家产纳入国库。” “户部择人清点交接,除金银、铜钱、丝绸绢布之外,一应古玩字画、首饰等物尽数变卖与民间。” “东厂会协同户部处理,押运钱财至关中入库。” “陛下圣明!” 虞昶脸上止不住的笑意,在场朝臣同样喜气洋洋。 这些查抄的士族可都是天下排名前列的大世家,任何一家的家产都不只是数百万贯,全部纳入国库,国库至少会增加五千万贯,接下来,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可就好过了。 正所谓士族跌倒,朝廷吃饱,不外如是。 “刑部尚书,大理寺卿何在?” “陛下。” 刑部尚书刘德威、大理寺卿孙伏伽随之出身。 “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晋阳王氏犯上作乱,图谋不轨,罪大恶极。” “主脉女子一并发往西海充军,支脉族人一百五十余万发往北庭大都护府、燕然都督府,录入罪籍,五代后转为民籍,若有功勋,可提前免去罪籍。” “京兆韦氏、丹阳萧氏族人一并发往西海大都护府,循前例。” 摆了摆手,李承乾直接下了一道诏书。 漠北草原有了这一百五十余万汉人,大唐的统治将会无比稳固,因为铁勒八旗、外铁勒五州人口合在一起还不到百二十万。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串连,他根本不担心,茫茫大漠,只会让人绝望。 “臣遵旨!” 刘德威、孙伏伽赶紧领受诏令。 “陛下圣明。” 满朝文武百官无一不对李承乾的处理方式感到吃惊。 录入罪籍固然悲哀,可五代以后便能够脱去罪籍,变成民籍,且这些人如果愿意参军,立下功勋,完全可以提前脱去罪籍,这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是仁慈,毕竟,这些士族可是犯了谋逆大罪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