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鹿鸣馆-《扶桑镜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1862年,米人北方官府签署了《太平洋铁路法案》,1863年1月,开始正式建设横贯北米大陆、联通两大洋海岸的的运输干线。

    而苏伊士运河呢,则是由佛人公司在1859年4月开始兴建,试图直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,将欧罗巴德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天竺缩短公里,将从地中海到天竺缩短0公里。

    虽然此时欧罗巴各国都在大兴土木,搞铁路建设,可此时只有苏伊士运河和太平洋铁路是焦点——没办法,工程量太大了,不关注不行。

    可相对太平洋铁路,苏伊士运河的建造更加受人诟病:

    从1859年一开始起,佛人主导的运河公司就被世人多加诟病,工资低、伙食差,医疗和劳动保护近乎没有,甚至强迫当地的阿里王朝抓壮丁。

    1863年,大量当地劳工因伤寒去世。而今年1865年,霍乱又开始集中爆发,预测死亡人数甚至将超过1863年。

    对这种悲惨的现象,佛兰西人一直甩锅,分辨说,佛人已经竭尽全力保障了,这是因为当地人难堪大用、不遵守纪律且不注意卫生。

    现在有人提起苏伊士运河工程,就是为了特意讽刺佛国公使。

    小范德比尔特虽然是个纨绔,不像哥哥威廉那样在商业上精明强干,但他的交涉技能可不弱,因此他把要说的话缩回去了。

    他本来想说:

    1864年扶桑第一批劳工到达后,和华工一样表现非凡,吃苦耐劳,而且在妹夫泰格的管理公司帮助下,非常注重纪律和互助,死伤的情况很少发生。

    因为工程进展极快,吃到甜头的管理者,已经建议再从扶桑招募3-4万人。

    可要是这么说,不是赤裸裸地打佛人公使的脸么。

    虽然作为米人首屈一指的富豪家族成员,他原本不用怎么在乎佛人怎么想,可如今自己受哥哥威廉刺激走入政坛,那做事就要谨慎些了。

    毕竟虽然今年的4月9日南方已经宣布投降,可南北之战中,双方加起来光战死就有62万人,伤残的也达到了近百万人,这可都是米国自己的青壮啊。

    而且很多地方被打成一片废墟,此时正是舔舐伤口的时段因此,对外还是要暂且展示温和才好。

    因此小范德比尔特打了个哈哈:

    “听说,扶桑人如此卖力的原因是,他们准备靠劳务输入来平衡收支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在场的都笑了:

    1863年,各家输入扶桑的商品就达200多万英镑,而同期的输出,也超过了100多万英镑。

    这过了两年不说,扶桑又彻底放弃了锁港,这差额应该更大。

    光靠劳工输出,这补的上缺口么?

    可在嬉笑中,谁都没注意到,小范德比尔特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他想的是:

    因为太平洋铁路途径沙漠和荒原,又有印第安人和匪帮的袭扰,最高的扶桑劳工工资是每月30美金,折合6英镑多。

    那一个人一年就是70多英镑,如果真招募3万人,那岂不是一年要200多万英镑。

    这么算的话,扶桑的贸易缺口不但补上了,说不定还有赚头!

    不过杯筹交错、裙角飞扬间,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忘到脑后了。

    就这样,在无声无息间,扶桑维新的路慢慢展开,而西洋诸国呢,却因为轻视自大,对此几乎毫无察觉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