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巴戎寺-《共筑未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与吴哥窟相似,巴戎寺也建在三层基台上,三层基台为十字形平面,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。

    各层基台的周围有围廊,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,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。

    由于年代久远,回廊上方原本有木造之屋顶,经过很多岁月沧桑,只剩下断垣残壁和巨大石柱,寺庙的墙壁上仍保存着丰富且生动的雕刻。

    可以看得出雕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,上面雕刻了一些古代战争的记述、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,也映证了柬埔寨的历史、文化,周森看着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,心里很是感慨,这些雕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,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。

    建筑材料全是沙岩,据说原先是两层建筑物,用来拜祭湿婆,可是在建筑期间,改为大乘佛寺,所以第三层的建筑,似是加在两层之上,而在第二层内墙上的浮雕,仍是有关印度佛教的神话。

    周森问小杨,“为什么这座寺庙的建筑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很大?”

    小杨说:“那个时候印度佛教在东南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,唐僧去印度取经,也可以看出当时印度佛教确实要先进一些,有很多经文,都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,印度离东南亚国家也不远,和地理位置,和宗教信仰都有关,东南亚国家、泰国、柬埔寨等国都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,当然他们也有本土的历史和文化,是相互结合的,既有外来文化,又有本土文化,是综合形成的结果。”

    从每一个角度观看巴戎寺的浮雕,都属宏伟的杰作,而在宏伟之中显现均衡与和谐,就更为难得,巴戎寺的浮雕以历史为主题,而高棉的艺匠雕刻有几个特点,其中包括了在一个画面之中,常常有好几条相关的故事线在同时进行。

    这些故事都和这个国家息息相关,令人震撼,又令人感动。

    小杨站在周森旁边,看着这些精美的雕刻,也很是感慨。

    “我父亲病逝,我叔叔为了求生,才南下,辗转才来到柬埔寨,因为这里有华人华侨,说中文的也有,又和中国友好,中柬友谊天长地久,柬埔寨是中国的老朋友,铁哥们,柬埔寨人对我们也很友好,所以我们留了下来,在这里生活。”

    周森点头,“中柬友谊天长地久,对中国好的国家,有两个铁哥们,一个是巴基斯坦,一个是柬埔寨,夏团长带队去巴基斯坦,我能来柬埔寨采访,也很高兴,我们对这两个友好国家印象很好,也希望把友谊传承下去,共同发展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